1. 當前位置:網站首頁 > >> 新聞中心 >> 行業新聞
            行業新聞

             

             

            全球頂級金融家的深度思考

            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之前,歐美國家認為銀行或者金融系統危機是專屬于發展中國家的通病甚至長期病,因為這些國家需要經歷他們歷史上的“偉大的博弈”過程,各種制度不良、政策不善、政商勾結、賄賂壟斷、貪腐特權,而紐約華爾街、倫敦金融城早就是世界最為發達、資金深度充足的金融中心,處于最民主、市場最自由的國度,根本不可能出現系統性危機。但是,2008年的危機再次震顫了整個西方世界,其造成的沖擊需要用10年甚至更長的時間來彌補和消化。正所謂“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通過這次全球性的金融海嘯,大家已經認識到類似于這樣的毀滅性事件依然有可能再次出現。本書作者盧因迪克,正是找準了這樣的一個機會,深入金融城,采訪城里的金融專業人士,希望在經歷了8年危機后的金融行業里一探究竟。

             

             

             

            這本書的好處之一就在于,它是通過一個外行的視角與立場,通過對金融危機后數百名業內人士的匿名訪問,逐步揭開金融世界的神秘面紗,刻畫金融圈內的人和故事,引起社會的共鳴與反思。本書中各章節都會有對金融業的疑問,由淺入深。自一些最初級和無法釋懷的問題開始,比如,為什么這些金融精英在危機發生時幾乎將全球經濟推向了萬劫不復的深淵,孱弱的金融體系風雨飄搖,但他們至今依然沒有什么改變?為什么國家必須救助這些銀行家,而他們還是在享受高額獎金和大發福利?金融行業存在什么禁忌?到需要掌握更多細節的問題,比如,沒有被9·11恐怖襲擊擊倒的美國,卻被內部金融業弄得一敗涂地的情況,還會發生嗎?金融城是如何一步步走向危機的?到底誰是肇事者?金融世界的版圖如何劃分的?金融機構那么多,每一類都是做什么的?再到對金融業已經有所了解后的發問,比如,臭名昭著的Libor利率操縱案究竟是現實中的哪些人所為?為什么金融叢林中的內部控制發揮不了應有作用?金融業中存在哪些明顯的利益沖突和激勵倒錯?其中的獎勵機制是如何使人們變得更加激進的?為什么作為“宇宙主宰”的銀行家、監管人員還有風險管理與合規人員沒有發出警告?為什么內部人沒有采取任何行動?怎么才能建立一套穩定而高效的金融體系呢?還有一些有趣的引導性問題,比如在資詢金融從業人員的工作時,以“你覺得自己更像一種什么動物?”這樣的問題,來結合人的個性與工作特征。如果您也對上述各種問題,不妨通過這本書,讓作者帶您到金融城里一起一探究竟,了解城里的真實面貌。當然,作者在城里暢游了兩年有余,當面采訪了200多位圈內人士,還有100多次在線博客交流,問題當然遠遠多于上面我列舉的那些。


            讀這本書讓我想起邁克爾·劉易斯的《說謊者的撲克牌》,我們也需要這樣的作品來反思金融,劉易斯原本是金融從業人員,和本書一致,他對金融業拷問與泯滅人性的機制深有體會,因此轉換角色,從故事中的人變為了一個講故事的人。我們需要通過金融行業的問題,認識金融的本質在于服務實體經濟,金融市場和金融工具要圍繞實體經濟而發展創新。正如《繁榮的真諦》一書中所說的,資金是向經濟體制注入競爭的核心要素之一,普惠的金融供給對于吸引新的創業者加入和后期發展壯大都至關重要,因為金融是一個巨大的平衡器,如果金融體系能夠妥善運轉,創意就會比資金更為重要,有才能的人就會不受個人財富的約束限制,可以與任何人正面競爭。從這個意義上來說,金融實際上是一種公共品機制安排,如果它不鼓勵實體經濟中的有效競爭和創新,只鼓勵富人更富、資本瘋狂投機與逐利以及金融機構間的資金空轉,以損害實體經濟為代價,最后這樣的金融業也會遭到報應。


            但是,現實中的金融體系仿佛對整體經濟都有統治權,尤其是“大而不能倒”機構的存在,破壞競爭原則,不斷透支政府與國家信用,積聚系統性風險,這一點需要引起我們的高度警惕。筆者認為,所有的權力,都應該來自于敬畏,金融權力來自于對市場的敬畏。這是因為,金融的核心在于管理風險,過去履行風險管理職能的合伙人會從內心深處懼怕災難性的損失,正是這種恐懼賦予了他們絕對的權力,風險和合規部門的唯一職責是保護合伙人、股東、投資者乃至納稅人的利益。但是,今天承擔風險的人不再是制造風險和享有風險的人,他們使用“別人的錢”,風險由他人承擔。


            全球金融行業都需要一次深刻的集體反思。這本書恰逢其時,作者通過書中形形色色的金融人和行業故事,帶領讀者作了一次金融城之旅,讀者可以在工作和社會實踐中繼續體會,思考什么是好的金融,而不僅僅限于通過本書來了解和學習光鮮的金融業背后的各種或明或暗的規則,探尋職場發展路徑。對金融行業的理解逐步深入的過程,真的是觸動人心,我甚至可以想象,這本書會讓很多的從業人員結合自己的經歷,回望曾經的迷失,體會到金融行業和金融人,都應該銘記--不忘初心。

             

             

             

             

            作者:作者許余潔系聯合信用評級研究總監、西南財經大學特聘研究員

            來源:微信公眾號碼金融首席觀察

            全球化金融真相遠比我們看到的更兇險——《胡作非為:人性之本與金融暴行》書評

            在線客服系統 一级毛片在线